上海国际电影论坛暨展览会

100亿!史上最强2月票房诞生

发布时间:2018-02-28 15:47
来源:中国电影报道综合

到今日截稿时(2月28日18:00),中国内地电影市场2月总票房已破100亿大关(含服务费,数据来源自猫眼专业版)

这个数据,不仅是迄今为止的最强春节档,也打破了此前中国内地最高单月票房记录——2017年8月创造的73.7亿元,更相当于2010年的全国票房总和。

此外,根据boxofficemojo显示,该数据还超过了有史以来北美市场单月最高票房纪录——2011年7月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映期间创造的13.95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人民币88.21亿元)

历年来北美市场单月票房总额,2011年7月最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唐人街探案2》综合票房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映近两周的漫威新片《黑豹》(数据截止到2月27日)。

The Numbers显示的2018年全球电影最高票房榜,《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捉妖记2》分列第二、三、四位

从2月15日(除夕)到2月21日(大年初六)间,2018年春节档全国综合票房达到57.43亿(含服务费),相比去年的34.2亿,同期增长67%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对比前两年的数据,会发现从2016年春节档(除夕至大年初六)的30.9亿元至2017年春节档的34.2亿元,全国综合票房增幅不过为10.6%。而今年则达到了67%的增幅,可以说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增长

在2月16日(大年初一)当天,全国单日票房达到12.69亿的惊人数据,呈现出“开门红”气势;该数据不仅创造了中国影市单日票房新纪录,还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由北美2015年12月18日《星球大战7》上映期间创造的1.37亿美元。

在2月份领跑的5部影片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春节档影片强势占领了所有位置,排名前3的影片综合票房都已超过20亿。

首先是口碑票房表现抢眼的《唐人街探案2》,累计综合票房已达28.41亿,目前高居榜首;

而位居第二、三位的《红海行动》和《捉妖记2》则以24.54亿和21亿的票房紧随其后;

前期预售火爆、走势良好的《西游记女儿国》后期略显疲软,以6.99亿的综合票房暂居第4;

合家欢动画电影《熊出没·变形记》虽在2月24日就实现了总票房突破5亿的好成绩,但目前累计综合票房达到5.6亿,居票房榜第5位。

(数据来源自猫眼专业版,截至2月28日18:00)

其中,由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2》和《捉妖记2》,分别创造了中国影史的多项纪录。

《捉妖记2》在大年初一的首日票房达到了5.43亿元,一举创造包括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国产电影最快破5亿纪录和中国影史预售人次纪录等在内的多项纪录。

而《唐人街探案2》在《捉妖记2》票房一路走高后,于大年初三实现首次反超,以单日3.19亿的票房成绩一跃超过《捉妖记2》,登上单日冠军宝座。目前,《唐人街探案2》的综合票房更是稳居今年全球第2位。

此外,《唐人街探案2》还在上映6天后刷新了由去年《美人鱼》获得的春节档单片票房纪录,为寒冬凛冽的2月提前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在见证诸多历史性时刻诞生的2月份,我们来看看国产电影市场惊人票房背后的三大变化

1  市场趋于成熟,质量口碑成为票房角逐关键点

在有6部春节档影片上映的“拥挤”2月,《捉妖记2》率先同麦当劳、康师傅、苏宁易购等近60个品牌展开联合营销和产品开发,还在年三十牵手央视,占据春晚开播前的“黄金60秒”对影片进行宣传推广。

可以说,从宣传营销角度,《捉妖记2》已将原有IP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并结合渠道优势等为后来影片树立了优秀营销样本。

然而,延续了大年初一、初二登顶的荣耀后,《捉妖记2》在票房方面很快就败给了《唐人街探案2》,口碑也逐渐下滑(豆瓣评分目前仅为5.2),远远落后于同期红海的8.5和唐探2的7.1分

《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的豆瓣评分


与此同时,前期预售表现一般的《红海行动》后来居上,一跃成为目前综合票房第二、实时票房第一、口碑爆棚的国产贺岁片。

曾经历过无演技流量明星和雷人剧情轰炸的观众们,似乎开始对铺天盖地的营销和宣传免疫,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口碑、质量俱佳的影片。
观众的逐渐成熟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影片质量本身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和更成熟的自我认知,对于群体效应的盲从也能更大程度地避免,并逐步倾向以电影口碑和质量作为观影风向标。
与此同时,与前几年春节档不同,今年2月同台竞技影片的多样性也侧面验证了观众口味的转变。合家欢类型片已不再是贺岁档的单一主打类型,质量过硬、演技突出、制作精良的动作片、悬疑片等也能成为观众眼中的“香饽饽”。
此外,从“红海”大年初一仅占11%的排片到2月28日34.4%的排片(首次超越唐探2,跃居第一)增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和影院排片的逐渐成熟。

《红海行动》的排片从大年初一的11%跃居至34.4%

不以题材为限,为口碑佳、质量好的电影争取更多排片,正说明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逐渐趋于多元化和理性,电影口碑和自身质量似乎已成为票房角逐的关键点。

今年电影内容质量的整体提升迎合了市场需求,部分影片的豆瓣评分更是高达7分以上(《红海行动》和《唐探2》),社交平台和新媒体的发展让影片口碑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

网友在社交平台为红海进行自发宣传(来源:微博)


不同于过去,目前一个片子的质量如何两天内就能得到验证。而观众乐于为高品质电影埋单、也乐于自发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口碑传播,自然也就出现了高票房和高上座率的情况。

2  票房下沉现象深化,市场容量持续扩充

2016年末,全国银幕总数已达4.1万块,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电影银幕的国家。2017年国内新增银幕9597块,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今年2月银幕又增1879块,含3D银幕1819块。在银幕总数增加的背后,是影院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容量的持续扩充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四线城市电影市场的逐渐扩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增加的大部分银幕都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且在城市院线市场趋于饱和的同时,农村院线市场正在逐渐扩大。而伴随这些次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票房下沉的现象将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从上述所举的《捉妖记2》的营销案例就可见一斑。

而今年2月的影片票房数据也不难看出,受到春节期间一、二线城市人群归乡过年的影响,三四线城市观众观影比率在不断增加,在《红海行动》等片上甚至远超一、二线城市。

全国总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多数都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电资办)

广袤的三四线城市市场给2月的中国电影提升了士气,而伴随影院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观众消费习惯的形成,看电影已成为春节必备活动之一,甚至在某些电影院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此外,在春节档正式开始之前,部分城市就已经进行预热,开始点映场的售卖。譬如《熊出没·变形记》在1月底就开始大规模的点映活动,并创造了“史上动画电影点映场均最高”纪录,通过口碑发酵,为争取后续更大排片空间提供可能。


3  电影出品方增多,票务平台深度入局

在2018年2月春节档的激烈厮杀中,出现了一个显著现象,即影片出品方有了明显增加。

以《红海行动》为例,除却海政、博纳、英皇等5家主出品公司外,还有阿里巴巴影业、咪咕、大地等27家进行联合出品,总共算下来,共有32家影视公司进行对红海进行出品加持。而同期上映的女儿国和唐人街探案、捉妖记2等也分别拥有27家14家、13家公司参与出品。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电影同出品方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优势互补、资源互利。出品方的参与,一方面有利于电影自身的多方面资源整合,也有利于投资风险的降低。此外,出品方的增多,不仅说明了出品公司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信心逐渐增强,也提高了电影分账和票房收益。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即今年票务平台的深度入局

图片来源:电资办

不少票务平台等利用自身的精准营销优势,对行业进行了上下游产业的深度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春节档票补受限”的空缺,也提高了电影行业的共振效应。

截至目前出票占比近50%的淘票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2月份上映的春节档影片中,淘票票独家联合发行了《红海行动》《唐探2》和《西游记女儿国》3部影片,同时又作为联合出品方参与了《西游记女儿国》和《捉妖记2》,在电影出品发行方面争取到了更多深度参与权

图为淘票票春节期间设置的精品化购票页面


而营销方面,它还联合阿里旗下淘宝、优酷等进行渠道和资源的整合,开启了与淘宝、支付宝双向导流的全线营销活动。

在本次异常火爆的春节档和二月票房背后,我们不仅见证了历史,也看到了电影市场的日趋成熟。我们期待更多高票房现象的出现,更期待高质量、高口碑电影的诞生。

中国电影的未来,值得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